良心百科

首页 实时讯息

“AI桥总工”上岗 大桥设计10天变10分钟|“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0:35:00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为充分展现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亮点成效,本台从今天起开设“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深挖品牌优势亮点,讲好创新发展故事,展现我省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生动实践。首篇请看浪潮集团打造的“AI桥总工”,如何将大桥设计时间由10天变成10分钟。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打开产业全景图,到2024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这其中山东占有900亿元。从大模型产业看,重点大模型企业共有135家;从大数据产业看,2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数量居全国第二;从大算力产业看,省级工业智算云服务中心18个。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樊立龙介绍说:“我们尝试用AI赋能技术管理,打造一个AI总工程师,作为集团技术管理人员的助手,提高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编制的效率及质量。”

来自山东的浪潮集团接手了这一课题,他们是国内首个、山东省唯一一个完成“双备案”(“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的企业服务垂域大模型服务商。培养AI工程师的第一步,就是向它大量投喂专业知识,背后需要的数据量相当于很多间这样的档案室。

浪潮海岳大模型技术架构师杜宏伟介绍说:“我们收集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实施指南及企业管理等通用数据,并结合大桥局集团在桥梁施工领域的专有知识打造了多维知识体系,构建了桥梁施工知识图谱。让大模型更好地理解桥梁施工领域知识,让这个AI像业务专家一样更懂桥。”

而知识库只是担任总工的门槛级要求。设计一套科学、可执行的施工方案涉及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保障措施和施工人员及作业管理等内容,一份施工方案往往长达十几万字。但当前几乎所有的大模型,单次生成输出上限在几千字以内。

浪潮海岳大模型项目经理张杰介绍说:“打造了多智能体协同架构下的主智能体和任务智能体,主智能体负责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对话,理解编制任务并拆分,这上千个智能体具体去执行,有的负责图纸检索,有的负责表格生成,最后所有内容交到主智能体那里汇总输出,输出一份十几万字专业文档编制的需求。”

AI幻觉是因为大模型学习了海量世界知识,面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知识问答时会出现“认知障碍”,例如提到“支架”这个专有名词,在医学、工程、交通等领域均有涉及,有时大模型会难以区分具体情境。

浪潮海岳大模型产品负责人戚桂良介绍说:“我们基于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施工工艺细则等数据进行微调训练,基于大桥局专有数据集进行知识增强,相当于给大模型进行了一轮‘入职前培训’,同时结合智能审核对方案关键信息进行优化。”

融合了多维知识体系和多智能体协同这两项核心技术后,“AI桥总工”干起活来高效又准确,人工需要10天完成的方案初稿,它只需要10分钟,而且最终采纳率在70%以上。此时,它能否上岗还面临最后一个考验。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专家邓旭辉介绍说:“我们这‘AI桥总工’是嵌入到了我们企业的统一的信息门户,只有我们技术人员才能够登录这个系统,我们管理员才能够对系统内的这种知识库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定好规矩,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走出大桥局,走进千行百业,“数字员工”的身影无处不在。(临沂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东营华泰纸业)造纸工厂里的最强大脑、(淄博遨博机器人)餐厅里的咖啡大师……沿着他们的足迹逆行,会看到层层行行的代码,秒级刷新的数字平台,和轰鸣声中沉默奔跑的大数据。

记者手记: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布局,有传统工业的支撑,也有算力设施的加持,要在这条产业链上形成竞争力,需要用开放营造生态,以需求牵引技术,让市场自己“跑起来”,和制造业更紧密地结合。毕竟,人工智能最终的价值,不在于技术本身多炫酷,而在于它能否让工厂、农场和港口真正变得更高效。如果能把这套逻辑跑通,山东的AI产业或许不会成为最“闪亮”的那个,但很可能是最“结实”的。

责任编辑:赵成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