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甘快看】用丝绸艺术“秀”敦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20:22:00中新网兰州4月18日电 (周斌全 唐囡囡)古丝绸之路咽喉重镇的敦煌,如何用丝绸来讲述敦煌的故事?20多年来,中国丝绸艺术家范燕燕“把敦煌壁画描成一条条丝巾”,让原本只存在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形象,借助丝绸艺术这一载体,走向全球,成为世界了解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的每一款作品,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我对敦煌文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范燕燕在作品设计中,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将飞天、九色鹿、藻井等敦煌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3年8月,范燕燕(右三)与印尼参访团进行艺术交流。(资料图)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2000年,范燕燕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前往敦煌学习敦煌文化。两年多的时间里,敦煌壁画、雕塑等给予了她灵魂深处最柔软又绮丽的触动,也激发了她想向更多人讲述敦煌之美、中国传统文化之美。2002年,在北京一家丝巾进出口公司做美术设计的范燕燕,有一天突发灵感:“为何不用丝绸来讲述敦煌的故事?”
在范燕燕看来,丝绸柔软却充满韧性的材质特性恰如中国人温良而坚韧的性格。同时,丝绸更是千年丝路的重要见证者,丝丝缕缕间承载着长安、敦煌以及世界数不尽的传奇故事与精神。于是,她选择以丝绸为载体,进一步深耕敦煌文化与历史,开启了其与敦煌更深层次的艺术之缘。
2009年,范燕燕品牌创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推出了数百款专利设计,涵盖了“梦幻敦煌”“梦回长安”“国礼定制”“遇见中亚”等多个系列,以及服装服饰、手工原创、丝绸皮具、家居用品等数十种类。
“丝绸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在人们视线之外的是文化的弘扬、精神的传承。”范燕燕对敦煌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提炼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深入研究和理解后的再创作。如:借鉴敦煌壁画的色彩体系,巧妙运用石青、石绿、朱砂等传统色彩,将飞天灵动的身姿、藻井精致的花纹等元素一一融入艺术设计。

图为范燕燕(右一)向外宾介绍丝巾艺术作品。(资料图)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她的“梦幻敦煌”系列作品中,原创专利设计120余款,涉及敦煌石窟艺术中的飞天乐舞、建筑器物、壁画故事等诸多元素,莲花纹、忍冬纹、飞天纹、火焰纹等艺术纹样处处可见,以不同时期的纹样发展和变化讲述着千年丝路沿线多元文化交融互动之美,以文化构建时空美学盛宴。
而在其作品《自由自在》中,丝巾上的飞天形象保留了壁画中飘带飞扬、身姿轻盈的神韵,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对色彩和线条进行优化,使看到的飞天仿佛要从丝巾中舞动而出。
除丝巾外,范燕燕还设计了雨伞、抱枕、饰品等多款文创产品。在饰品领域,范燕燕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款以丝绸为材质的项链,项链的设计灵感源自敦煌莫高窟壁画,从色彩到图案,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敦煌文化底蕴。在高定服装、经典包袋、商务礼品等多个领域,范燕燕也投入了巧妙设计,嵌入敦煌文化元素,成为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的有力媒介。

图为范燕燕在工作室工作。(资料图)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多年来,范燕燕受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批次外宾到访“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
“用丝绸讲述敦煌,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呈现坚韧而恢宏的文化生命力。比如‘两关’的丝路遗迹、雅丹的雄浑壮美等都蕴含着无尽的宝藏等待挖掘。”范燕燕表示,未来期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将这些丰富多样的敦煌元素和精神一一呈现,遇见世界,对话世界,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完整、更加丰富多彩的敦煌。(完)
相关文章:
- 油画也能“说”江南,来苏州美术馆沉浸式体验→ 04-30
- 与你乡见 | 碧江古村用“活化密码”让祠堂重获新生 04-30
-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推出《漕纲迷航》沉浸式实景剧本游戏 04-30
- OPPO K13 Turbo将首发主动散热 04-30
- 敦煌:“五一”期间停车不花钱 公交免费坐 04-29
- 汕头市缔俐文化有限公司召回部分甄潮牌卡通趣味玩具 04-27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学院):在法学教育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04-27
- 跨越国界与障碍 古琴文化在重庆绽放多元魅力 04-27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