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时刻有说法 | “名师”失联?小心培训业三大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1:01:00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讯(记者 刘璇)“报名时说好有专属导师全程跟进,结果连基础问题都要等好几天才回复。”近日,消费者李先生反映,其花费高价购买某电商陪跑课程后,发现实际授课内容与宣传的“一对一精准指导”的承诺严重不符,提出退款却遭机构以“已开课”为由拒绝。
其实此类纠纷并非孤例。
根据湖南省消保委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受理培训服务类投诉219件,较去年同期激增143.33%。虚假宣传、退费纠纷、机构跑路等三大顽疾尤为突出:部分机构打着“保过”“名师授课”旗号招揽学员,实际却频繁更换师资、压缩课时;当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费时,更有机构设置“霸王条款”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诱导学员签订教育分期贷款协议。还有机构存在设置合同陷阱、规避机构责任、强制自动续费等问题,或者突然关门倒闭,失联后造成学员难以维权。
省消保委提示,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核查机构是否具有合法资质、师资力量以及是否有被行政机关列入黑名单;二是避免大额预付费,谨防“跑路”风险;三是拒绝“消费贷”“分期贷款”陷阱;四是警惕“低价引流”和虚假承诺,商家有任何承诺,都应要求其写入合同并明确违约责任;五是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条款,避免“霸王条款”,明确退费细则。
湖南云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亲辉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拒不履行合同义务等行为已构成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并索赔。特别是以‘保过’‘包就业’等承诺诱导消费的行为,可能涉嫌欺诈。”
杨亲辉提醒,消费者在维权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培训机构的宣传资料、合同文本、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若遭遇机构“跑路”,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优先考虑采用“一课一付”或第三方资金托管模式的机构,以降低消费风险。
相关文章:
- 2025年旅居云南·彩云消费券(昆明)发放活动启动 04-30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学院):在法学教育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04-27
- 上海联影联合电商平台共建医疗级听力康复新生态 04-25
- 浙江省电商助力出口转内销全面启动 04-24
- 几个典型案例化解消费者维权痛点 04-24
- 多家电商平台优化“仅退款”条件——经济日报:平衡好商家利益与消费者体验 04-23
- 裁员15% 撤销132个机构 美国务院将全面重组 04-23
- 涉多个民生领域 这些广告内容将被严查 04-21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 全国劳动模范袁俊球:创新蒸汽应用 推动能源高效利用
- 【视频】飒爽:涟水26岁女护师变身县BA裁判员 她说:做裁判与救人,都要全神贯注
- 截至5月1日14:40,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容量趋于饱和!紧急提醒:无预约不出游
- 黄仁勋最新发声:希望特朗普政府修改与美国出口AI技术相关法规
- “五一”宠遇美好 萌宠嘉年华——平度市凤台街道首届萌宠嘉年华活动举办
- 龙城精细化管理电单车 停车位 “能划尽划”,违停贴标警示
- 杭州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收报人为全市市民:文字永恒,记忆长存
- 互惠互利 新疆阿拉山口边民互市交易额创新高
- 历下微度假 五月“泉”启程丨跟着名人足迹 游历下风华
- 中央气象台:北方晴朗多风 西北地区有沙尘天气 3日起江南华南等地将有较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