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一剪一世界,千纸千创意—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2:20:00来源:【咸宁新闻网】
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丰富乡镇小学留守儿童假期生活,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智传非遗,科助文兴”三下乡支教团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店镇中心学校开展非遗课堂进校园活动。
趣化剪纸用途,巧解剪纸寓意
队员先问孩子们“是否见过剪纸、多用于什么场景”,孩子们纷纷答“窗花”“红包装饰”等。紧接着,队员补充道:“在古代,剪纸还是人们祈福的‘吉祥符号’呢。”随后以十二生肖剪纸为切入点:“老师属鸡,你们看剪纸里的雄鸡,既代表勤奋,又因‘鸡’与‘吉’谐音藏着祈福意。”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兴奋呼应“我也属鸡”,更有小朋友抢着说“属猴代表聪明勇敢”“属兔象征温柔善良”。主讲队员顺势展开传统图腾故事,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触摸到剪纸里的民族文化温度。
稚笔问新趣,一剪破常规
队员展示蝴蝶剪纸范画准备引导临摹时,一名扎丸子头的小女孩举手:“老师,我能加自己想画的东西吗?”这一提问让队员惊喜不已,当即笑着回应:“当然可以,你的蝴蝶该有独一无二的故事!”这份鼓励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闸门:纸张翻飞间,有的在蝴蝶旁拼贴自剪的“向日葵花丛”,有的用彩笔给翅膀点上“会发光的鳞片”……这些突破范本的创作,既是剪刀与彩纸的碰撞,更是童真对传统艺术的鲜活解构——教育者愿留白,孩子们便用想象力填满了整个夏天。

图 1学生创新成果

图 2孩子们作品展示
美育下乡补短板,青春聚力助复兴
乡镇基础教育中,美育因教学资源、师资等限制,与城市存在差距,而美育恰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始终是其全面实现民族复兴理想的途径和手段”。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智传非遗,科助文兴”的队员们深知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毅然参与三下乡,推动美育下乡。

图 3“智传非遗,科助文兴”团队的出发合照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都熠熠生辉。“智传非遗,科助文兴”的队员们也希冀成为这样的光,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作者:周湑兰 王思然)
本文来自【咸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一剪一世界,千纸千创意—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 07-14
- 合肥本地各类桃上市 07-03
- 官宣!合肥新增一所大学! 06-25
- 吴艳妮宣布:捐款20万! 06-23
- 未央区枣园小学举行心理健康讲座 06-23
- 社区“小当家”来了!成都高新社区治理有了新力量 06-18
- 幼小衔接筑梦行 双向奔赴共成长 06-15
-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主体完工 06-13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