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6:56:00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今年5月20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护航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立法,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加强经济立法服务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经济立法工作。为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正式施行;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次年5月施行。外商法律制度不断健全,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并正式施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于2019年整合修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民营经济立法方面,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成为我国首部民营经济领域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其制定施行构筑完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立法版图。
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领域立法不断健全完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84.72万亿元,利润总额4.35万亿元,应缴税费5.88万亿元;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57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1.96%。
专门立法提供良好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专门法律,该法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等大政方针法治化,通过构建规则清晰的法治框架、优化资源配置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预期和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其法律地位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市场准入受限、融资支持不足、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提供了相应支持,但法律位阶低、碎片化问题突出,难以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性难题。民营经济促进法旨在通过高位阶立法,推动和保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法治确定性稳定发展预期。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依赖政策驱动,但政策的非强制性、阶段性等特征易导致企业预期不稳。例如,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虽多次被提及,却因缺乏刚性约束而反复出现。该法通过法律形式将同等保护、公平竞争等原则固定下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治“定心丸”。二是以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法通过规范行政执法、加强权益保护等,构建了平等对待、共同发展的刚性保障。例如,办理案件应当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等条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治“护身符”。三是以法治助推创新发展。该法不仅强调权益保护,还通过制度设计引领和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升级。例如,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支持其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依法参与数字化、智能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治“助推器”。
落实落细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在法治轨道上汇聚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提升民营经济治理效能,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加强立法宣传解读。要大力宣传阐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法律实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提升民营企业对法律规定的把握和应用能力,保障立法效能充分发挥。
推动治理机制运行。民营经济促进法构建了党的领导、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工商业联合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司法部门依法履职、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等构成的多元治理机制,当前要着力推动该治理机制的全面运行和作用发挥。
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根据,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实施,尤其要发挥地方性法规的补充性和探索性功能,以增强法律法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该立法的全面有效实施。
加强法律实施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可通过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等方式,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相关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制度化保障法律实施效果。建议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法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定期发布报告,公布立法实施情况以及典型案例,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出台实施细则,确保法律落地见效。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建伟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
-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5-22
- 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05-21
- 西安莲湖法院召开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大会 05-20
- “跟着气象去旅行”渐成新风尚 05-20
- 国家统计局: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05-19
- 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最新发声! 05-15
- 邵阳市召开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暨青年创新创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05-14
- 国家药监局:全过程深化药品监管改革,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盘中溢价,首药控股-U涨近8% 05-14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