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百科

首页 实时讯息

南海观潮 | 这个“五一”,西樵“牛”气冲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7:53:00    

当全国各地都流涌入万亿级文旅市场,南海西樵以一场牛仔盛宴脱颖而出。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西樵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由西樵镇及本地企业联合佛山传媒共同举办的“樵牛五一”首届西樵牛仔生活节强势出圈,累计接待游客超27万人次。其中,飞鸿馆卖场人流约 17 万人次,山上集市人流约 10 万人次,牛仔生活节卖场周边及线上平台营业额近 1000 万元,五一黄金周首日卖场周边全天营业额超100万元。

西樵牛仔生活牛仔节不仅点燃了消费引擎,更以“产业+文旅”的创新密码,解锁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提供文旅商深度融合的特色范本,让这座“中国面料名镇”在“五一”假期里“牛”气冲天!

文旅“新”势力崛起,沉浸式消费场景吸睛又吸金

今年“五一”假期,西樵文旅主打“新”字诀,各种新场景、新体验、新探索,点燃当地消费热情。

比如,西樵山景区,除了水上醒狮、粤剧等精彩表演,还有“五一趣玩・逃离工位计划”劳动节活动等新体验,西樵山西门牌坊也正式免费开放迎客。据统计,景区五天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同比增长300%。

西樵岭南美食文化周,提供了1000+款美食,汇聚了岭南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特色佳肴,打造出“一站式”全球美食盛宴,让游客们大饱口福。活动期间,还有水上飞人、杂技快闪、音乐会、小型烟花秀等精彩表演上演。

广东千古情景区,在“五一”假期推出了“穿越狂欢节”,以“我回1990”为主题,复刻90年代街景,融合经典歌舞表演和传统文化体验,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时空穿越之旅。大型歌舞《广东千古情》5月2日、3日连续两天单日演出11场,再创广东旅游演艺新纪录。

而首届西樵牛仔生活节的成功举办,更是塑造出一个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文旅IP,让西樵这个“中国面料名镇”焕发了新活力。

西樵牛仔节联动山上山下资源,成功打造出了新型消费场景,点燃了当地的消费热情。活动精心打造的“樵牛市集”和“樵牛卖场”两大特色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山上的“樵牛市集”,汇聚了靛蓝纹学、瑞龙等多家企业和单位的特色牛仔服饰和文创产品。游客们穿梭其中,不仅能欣赏到复古牛仔服饰和跨界艺术衍生品,还能参与潮玩互动、文创与旧物改造等充满趣味的活动。

山下的“樵牛卖场”,依托飞鸿馆和周边火爆的岭南美食周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文旅体验。其中,中法设计时尚产业创新中心带来的香云纱服饰,旗袍、纱巾等时尚单品尽显西樵纺织的文化魅力;靛蓝文学售卖的牛仔领带、手机壳等创意单品,让市民拥有独一无二的潮流体验。​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西樵发展文旅,不再局限于一个景点、一场活动,而是连片统筹,整体联动,全域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向注重互动与体验方面转变,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模式。

从这次“五一”假期可看到,除了牛仔节,西樵镇同步联动了岭南美食周、龙舟赛等文旅体活动,构建起“吃、玩、购”一体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掀起“跟着美食/演出/龙舟/赛事去旅行”的热潮下,整个西樵镇在这个假期成为了佛山文旅消费的热点区域。

据统计,“五一”假期,西樵镇带动全域接待市民游客超15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镇内大型商业综合体客流量超61万人次,同比增长9.8%,实现销售额近4300万元。

牛仔节首举文化大旗,推动制造业直接走到消费端

西樵举办的首届牛仔生活节,在形式上有着诸多独特之处。西樵首次举起了牛仔文化与制造文化相结合的大旗,其核心在于将制造企业直接推到消费端,运用人文经济的逻辑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提到牛仔节,人们往往会想到加拿大的卡尔加里牛仔节。卡尔加里牛仔节是传扬加拿大西部理念和文化遗产的盛大庆典。在这个盛会中,观众能看到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户外骑术、惊心动魄的马车竞技赛等活动,其以西部的探索精神为主题,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然而,卡尔加里牛仔节更多地侧重于文化展示与体育竞技,制造业在其中的直接关联度并不高。​

西樵牛仔节则另辟蹊径。西樵作为中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拥有深厚的牛仔制造底蕴。此次牛仔节将众多本地纺织企业聚集在一起,让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生产源头的产品。以往,制造业企业大多专注于生产环节,通过层层经销商将产品推向市场,消费者与制造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阂。而西樵牛仔节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企业可以直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从而更好地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策略。​

以参加此次牛仔生活节的佛山瑞龙纺织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在现场展示和销售的产品,包括牛仔外套、牛仔裤、工装裙、衬衫等多样单品,得到了消费者最直接的评价。消费者对于款式、颜色、材质的喜好反馈,让企业能够迅速捕捉到市场的最新动态,为后续的生产提供有力参考。

这种将制造与消费直接对接的模式,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还能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企业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记住这些来自西樵的优质牛仔品牌。​

西樵牛仔生活节还通过打造丰富的文化场景,如牛仔文化展示、文创产品开发等,赋予了牛仔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靛蓝文学带来的系列文创产品,如牛仔手袋、醒狮单肩背包、牛仔拼接包等,将西樵的特色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消费者购买一件牛仔产品时,不仅仅是购买了一件衣物,更是购买了一种文化体验。这种文化附加值的注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也为西樵纺织产业的升级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从缫丝机台到时尚秀场,西樵纺织业迎来破界新生

放在产业发展的维度来看,西樵牛仔生活节是西樵纺织业发展的又一次进阶。

西樵纺织业历史悠久,从缫丝机台、香云纱织造,到上世纪80年代打造出“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体系,再到如今“全球每四条牛仔裤有一条产自西樵”的现代回响,彰显出西樵百年纺织业的强劲活力。

近年来,西樵在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聚力“人文引领+科技驱动”赋能升级,推动产业动能破旧立新,推动产业空间加快更新,从“六新策略”进化到“八新工程”,不断延伸文化创意、时尚设计、打版服装、产学研用、数转智改等高端链条。

科技驱动方面,西樵深入实施纺织行业“八新工程”。万钧·南印纺织智造园项目、汇辉集团服装运营中心等多个超亿元项目加速推进,一批纺织企业从“要我转”转变为“我要转”,11家纺织企业合共自改面积超1000亩。同时深化“南海纺织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共建纺织产业基地人工智能数字园区,推动纺织产业转型走向深入。

人文引领方面,西樵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西樵服装文创孵化基地(牛仔中心)打造无限牛仔生态,推动价值链向时尚、高端迈进;创办全国首家牛仔主题酒店,聚力服饰文创品牌产业腾飞;举办“非遗时尚周”,线下服装秀+线上直播矩阵,展示中国非遗与时尚设计的创新融合,中法设计等时尚资源助力行业高端突围;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团体标准,彰显品牌魅力。

西樵此次举办的牛仔生活节,就是其近年来在文旅产业与传统纺织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深刻意义。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赋能下,西樵纺织的发展一路高歌。目前,西樵共有纺织企业840多家,拥有年产各类纺织面料40亿米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市场的1/4份额。

展望未来,西樵还将继续创新发展模式,融入时装走秀,明星演艺等流行元素,联合佛山传媒策划更多文旅活动,助推纺织产业向品牌运营、时尚高端、多元共生迈进,加快壮大新质生产力。

西樵牛仔节仅是一个开始,更是纺织产业生态切换的重要节点,正式吹响了纺织行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号角吹响。当文化创意元素融入纺织产品设计、生产、营销,西樵纺织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西樵有望进入一个“新纺织时代”,进一步擦亮“中国面料名镇”区域名片,也为南海区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注入强劲动能。

统筹|毛蕾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刘浩斌 通讯员樵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