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云游保定:走进千年药都——安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9 10:47:15
安国,位于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总面积486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辖11个乡镇(街道),198个行政村。汉高祖刘邦取“安邦定国”之意为其定名,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始置安国县,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祁州治所迁至此,故安国古称“祁州”。1991年撤县建市,2005年成为首批省扩权县。近年来,先后被评定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制造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药和保健品)以及河北省中药产业名市、创新型县市、新型化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首批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市等。

大家知道安国,大多因为其药材闻名。安国药业兴旺发达,是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作为中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出口基地,药业历史源于汉、起于宋、兴于明、盛于清,迄今已逾千年,有“举步可得天下药”之称,素以“药都”“天下第一药市”驰名中外,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之美誉。安国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中药材之乡”、全国首批中药材种植示范县、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河北省首批中药材“出口基地县”、河北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

早在东汉建武年间,安国就建立了药王庙,北宋又拓址新建。庙中祭祀人物为汉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邳彤,他为政清廉,精于医理,经常行医于民间,深得百姓拥戴,死后葬于安国南关。相传邳彤在宋朝“显灵”,为宋秦王治愈了顽疾,故为他立了这座庙。庙门额上“药王庙”几个大字是清朝大学士刘墉题写的。整座建筑占地25亩,分四进院落和两个跨院一个广场,共17座单体建筑。庙前有两根铁铸造旗杆,庙内有药王墓、十大名医像、药王正殿、寝殿等,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药王庙山门外的牌坊,重檐庑殿式建筑,由黄色琉璃瓦覆盖三间四柱,彩饰斗拱。正中匾额书有“显灵河北”描金大字。牌坊两侧有一对石狮,石狮外矗立着两根高达24米的铁铸旗杆,每根重约3万斤。
两根铁旗杆上铸有一幅对联:“铁树双旗光射斗;神庥普荫德参天。”铁旗杆上悬挂着风铃,迎风作响,给人一种悠远肃穆的感觉。
药王墓亭在药王庙的中院。墓为亭式,木拱起脊,琉璃瓦顶,外形玲珑别致,富有民族特色。墓碑上书有“敕封明灵昭惠显王之墓”。

其实,安国不仅药材出名,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故里。其中,关汉卿墓位于安国市南15公里处的伍仁村。

关汉卿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安国市药王庙北侧,由原关汉卿文物展室发展而成。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891平方米,建筑面积288平方米,仿古建筑,硬山顶,砖木结构。馆内陈列内容有三部分组成:关汉卿生平事迹和有关文物;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关汉卿及其作品研究评论的书刊;挂展全国知名人士的题字绘画。共展文物30余件,图片50余张,书刊300余册,书画40余帧。
